在电视剧《觉醒年代》中,关于辜鸿铭总漱口其实不难理解,这是对古人行为的一种借鉴。辜鸿铭老先生应该采的就是古人的洗耳朵的典故。深谙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最讲温文尔雅。像辜鸿铭这样的传统文化的捍卫者,也一定要把这种温文尔雅当作立身的标准。所以,在辜鸿铭那里,嘴里边要说或者已经说不温文尔雅的话了,就得漱口,这跟洗耳朵是一样的。用典的最直接意思,就是洗干净自己。第二层意思,也有瞧不起对方的味道。在《觉醒年代》当中,只要辜鸿铭对陈独秀要说或者已经说了几句难听的话之后,旁边的跟班佣人一定要送上一个盖碗茶水,让辜鸿铭漱口用。在已经播出的剧情内容当中,北大开会,辜鸿铭开怼,陈独秀也不服气,其中更是有一个段落,辜鸿铭漱口,陈独秀也端起茶壶,直接对嘴喝了一口,针锋相对的味道很浓。不过,这个桥段当中,辜鸿铭把水吐了,陈独秀则把水咽了。关于辜鸿铭老先生的漱口,其实不难理解。这是对古人行为的一种借鉴。辜鸿铭是坚持中国传统文化的大家,所以在做派上,必然有很多效法古人的地方。中国的传统文化当中,讲求诗文字句乃至于行为举止的“有出处”,就是每一个用典,每一个标志性的行为动作,都是要有出处的,有前人的对应的。这种用典,是有文化的象征。辜鸿铭老先生的漱口,其实也是“用典”。辜鸿铭漱口的最早典故,其实不是漱口,而是洗耳朵。辜鸿铭老先生应该采的就是古人的洗耳朵的典故,只是在北大开会的场合当中,漱口比洗耳朵更便利一些。那么,古人洗耳朵的典故,到底是什么呢?许由是个大贤人,尧和舜皆曾拜他为师,尧曾经还决定把天下让给许由,许由坚辞不肯接受,于是就隐居在老家箕山。尧亲自专程到箕山三次拜请许由,让他出任九州长。许由内心由于厌恶,于是就到河边去洗耳。他的好友巢父那日牵牛到河边饮水,当听说许由洗耳原因后,巢父立即牵牛到河的上游去饮。这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许由这人,要证明自己清高有态度,听到不想听的话之后,要通过洗耳朵的方式把这些话洗掉。在古代,清高和有态度都是褒义词汇。在老编的青年时代,这些词汇,还是褒义的。不知道为何,在当下追捧流量的粉丝们那里,清高成了贬义词——可能跟追垃圾流量得丧失**人格有关吧,自己丧失了,也就觉得别人清高是歧视自己了吧。古人那里,是一定要有这种清高与态度的。许由洗耳朵,意思很明确,老尧同志,你不要再讲了,你的话已经脏了我的耳朵了。更有趣的是,饮牲口的那位同志,竟然直接牵着牛去上游了,“这些话”洗耳朵之后掉到河水里边,把水都污染了。中国古人就是这么有趣,有态度。这其实就是一种国人的精气神,就是钱穆先生所言的那种“中国历史精神”。辜鸿铭老先生的漱口,其实就是取义许由洗耳朵的。深谙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最讲温文尔雅。像辜鸿铭这样的传统文化的捍卫者,也一定要把这种温文尔雅当中立身的标准。所以,在辜鸿铭那里,嘴里边要说或者已经说不温文尔雅的话了,就得漱口。尤其是说完了之后,要漱干净才行。这跟洗耳朵是一样的。用典的最直接意思,就是洗干净自己。第二层意思,也有瞧不起对方的味道。在《觉醒年代》当中,辜鸿铭漱口,陈独秀把水咽下去,这样的桥段,其实是用意很深的。陈独秀和《新青年》提倡新文化,其实依旧是在“旧文化”当中生根发芽的,是一种文化上的传承罢了。这个节骨眼上,辜鸿铭老先生有意见,是必然的。陈独秀选择隐忍,也是必然的。时至今日,再看辜鸿铭老先生,其实是个顶有趣的人。辜鸿铭精通多国外语,拿了不少博士学位。其实,在二十岁之前,辜鸿铭接触的都是西学,学有所成之后,才开始研究中国古典文化。也正因如此,辜鸿铭其实是东西合璧的,什么都懂。他最终坚持中国文化最好,并且可以具体指出西学当中的问题与弊端。《觉醒年代》当中,辜鸿铭能够“公然漱口”,也是学问到那了,没人可以取而代之。《觉醒年代剧情简介 电视剧《觉醒年代》以1915年《青年杂志》问世到1921年《新青年》成为中国***机关刊物为贯穿,展现了从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到中国***建立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讲述了觉醒年代**风情和百态人生。该剧以李大钊、陈独秀、胡适从相识、相知到分手,走上不同人生道路的传奇故事为基本叙事线。以*****、*****、陈延年、陈乔年、邓中夏、赵世炎等**青年追求真理的坎坷经历为辅助线,艺术地再现了一百年前中国的先进分子和一群热血青年演绎出的一段追求真理、燃烧理想的澎湃岁月,深刻地揭示了马克思**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和中国***建立的历史必然性。
此内容版权归快看世界所有,不允许转载或用于商业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