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鸟鸟,那个看起来丧丧的北大高材生。今天她讲的自己做饭的经历。她说,比起考北大,做饭真的是太难了。厨房,有刀、有火、有油锅,试问,哪里还有这样的配置?所以,厨房和地狱,用的都是同样的动词:下。在她看来,下厨房,不啻于下地狱,那是一个可怕的地方。
当鱼虾在水中**嬉戏时,何曾想过会有地狱,等到了人间厨房,方知厨房摆满**,既有沸汤地狱(锅中滚水)、刀山地狱(菜刀斧剁)、铁床地狱(平锅油煎),还有寒冰地狱(冰箱冷冻)、剑林地狱(铁签贯体穿身)等。
马里奥普佐将自己从小接触到纽约地狱厨房成长故事和战后美国纸醉金迷时代精神结合在一起,他的《教父》四部曲满足了华尔街精英和纽约地狱厨房移民的精神需求,这是一个无法被拒绝的故事。
“厨房在文艺作品中是世俗和平庸的象征,但我们都误会了,厨房是个非常危险的地方,那里有刀有火有油锅,你们知道哪里还有这个配置吗?地狱!”
记得看过一个脱口秀节目,有个女孩吐槽下厨房跟下地狱似的,她宁愿餐餐点外卖也不愿下厨房。我觉得那样的家根本不叫家,因为没有厨房烟火的浸润。一个家,只有厨房里有了水与火交织的场面,有了酸甜苦辣的味道,才真正有了灵魂,才会鲜活地跳动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