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中国说》是梁启超写的。
梁启超(1873年2月23日-1929年1月19日),字卓如,一字任甫,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饮冰子等,出生于广东新会茶坑村。中国近代思想家、**家、教育家、史学家、文学家。戊戌变法领袖之一、中国近代维新派、新法家代表人物。梁启超17岁中举,曾与老师康有为等人一起联合发动“公车上书”和“戊戌变法”,“戊戌变法”失败后流亡日本。回国后曾担任熊希龄内阁之司法总长。1917年结束从政生涯。1929年,在北京协和医院溘然长逝。
《少年中国说》写于1900年,正在戊戌变法后,作者梁启超流亡日本之时。那年是庚子年,当时由于帝国**的侵略,中国爆发了义和团爱国运动。帝国**联合起来,组成八国联军,勾结清**,**义和团运动,攻陷了天津和北京等地。当时八国联军制造**,污蔑中国是“老大帝国”,是“****”,是“一盘散沙”,不能自立,只能由列强共管或瓜分。而中国人中,有一些无知昏庸者,也跟着叫嚷“中国不亡是无天理”“任何列强三日内就可以灭亡中国”,散布悲观情绪,民族危机空前严重。戊戌变法失败迫使梁启超逃亡日本,但他并没有就此放弃变法图强的努力,到日本的当年就创办了《清议报》,通过媒介竭力推动维新运动的继续。当时帝国**制造**,污蔑中国是“老大帝国”。为了驳斥帝国**分子的无耻滥言,也纠正国内一些人自暴自弃、崇洋媚外的奴性心理,唤起**的爱国热情,激起民族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梁启超适时地写出这篇《少年中国说》。
《少年中国说》的主要内容
该散文歌颂少年的朝气蓬勃,指出封建统治下的中国是“老大帝国”,热切希望出现“少年中国”,振奋**的精神。其不拘格式,多用比喻,具有强烈的鼓励性,寄托了作者对少年中国的热爱和期望。文中金句:“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进步则国进步”。
此内容版权归快看世界所有,不允许转载或用于商业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