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圣母院》人物性格特点:卡西莫多真诚善良、忠实勇敢;埃斯梅拉达集真、善、美于一体;克洛德·弗洛罗表面上维护正义、保护弱小,实则道貌岸然、自私自利;菲比斯无情无义、冷酷丑恶。
《巴黎圣母院》人物性格特点分析:
卡西莫多(Quasimodo),是当时**穷苦大众的典型代表。卡西莫多从小被父母遗弃在巴黎圣母院门口,他是一个有着“几何形的脸,四面体的鼻子,马蹄形的嘴,参差不齐的牙齿,独眼,耳聋,驼背,难听而忠厚的声音”的畸形儿,作者通过夸张的外貌塑造凸显出他的性格特点。卡西莫多的人物形象有一个明显的变化:第一阶段,他被克洛德收养,每天负责敲钟,为报恩,他对克洛德言听计从,包括去绑架埃斯梅拉达;第二阶段,在遇到埃斯梅拉达之后,他真诚善良、忠实勇敢的本性被复活了,奋不顾身地去救处于危险中的埃斯梅拉达,并且不图任何回报,与克洛德、菲比斯的人物形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埃斯梅拉达(Esmeralda),是雨果笔下集真、善、美于一体的完美的艺术形象。她在小时候被吉普赛人从妓女母亲的呵护下偷走,流浪街头以卖艺为生,虽然饱尝人世的艰辛与苦难,但是却始终保持着一颗善良纯真、乐于助人的心。埃斯梅拉达美丽善良,当乞丐国王要绞死格兰瓜尔时,她承诺要与格兰瓜尔结婚救下了他的命;当卡西莫多接受刑法口渴难耐时,只有她站出来以德报怨为他送水。她又是勇敢执着的,当克洛德威胁她,只要接受他的爱就能够获得**时,她斩钉截铁地拒绝了;当菲比斯不顾她的安危死活时,却依然痴心执着的爱着他。作者在埃斯梅拉达的身上寄托了理想和希望,但是宗教贵族和黑暗势力是不可能允许美好事物的存在的。
克洛德·弗洛罗(Claude Frollo),展现了人性的本质。克洛德从小接受了良好的宗教教育,是一个勤奋好学、积极向上、知识渊博的青年,他收养丑陋的卡西莫多、照顾年少的弟弟,能够看出他是有些许善良的。在成为巴黎圣母院的副主教遇到美丽的埃斯梅拉达后,克洛德真实的人性开始表现出来,内心强烈的占有欲迫使他去跟踪、绑架、强抢埃斯梅拉达,这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爱情,只是人性中的贪婪和欲望而已。他对埃斯梅拉达的占有欲已经超越了**思想的束缚,不顾任何人的想法采用极端的做法只能造成悲剧的结局。雨果用克洛德的形象代表了一部分贵族阶级的形象,表面上维护正义、保护弱小,实则道貌岸然、自私自利,揭示了贵族阶级的黑暗和罪恶。
菲比斯(Phoebus de Châteaupers),是典型的无情无义、冷酷丑恶之人的形象。他是一个外表英俊潇洒、看似美好的皇家卫队队长,深受女孩子的欢迎和喜爱,但是内在却是一个口蜜腹剑、风流成性的伪君子。一方面,菲比斯并不爱他的表妹,却因为表妹的丰厚嫁妆和贵族地位,而同意和表妹结婚,这是一个将金钱、地位摆在第一位的人;另一方面,他虚伪地爱着埃斯梅拉达,因其美丽的外表才一时兴起去追求。单纯的埃斯梅拉达却死心塌地爱上了这个男子,当克洛德因嫉妒袭击菲比斯时,他侥幸逃脱一劫,埃斯梅拉达却冤死在了绞刑架上。作家雨果正是通过刻画菲比斯的外貌更衬托出了人物心灵的丑恶和肮脏,外表与内心形成了强烈而鲜明的对比。
《巴黎圣母院》是法国文学家维克多·雨果创作的长篇小说,于1831年1月14日首次出版。该小说主要讲述一个发生在15世纪法国的故事,巴黎圣母院副主教克罗德道貌岸然、蛇蝎心肠,先爱后恨,**吉ト赛女郎埃斯梅拉达,而面目丑陋、心地善良的敲钟人卡西莫多为救女郎舍身。
此内容版权归快看世界所有,不允许转载或用于商业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