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源记》被称为鬼故事原因如下:
1、渔人发现桃花源这个地方的原因诡异:渔人本是打鱼为生,应该对这条路很熟悉才对,但在此却迷路了,这实在让人不解;在农村,有一种这样的说法,就是撞邪了,说有的人在田地干活,走着平日里走的山路,有一天突然迷路了,在那里来回的走,便同《桃花源记》里的渔人有相似之处。
2、渔人在《桃花源》里遇到的人和事诡异: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原文中说,这些人从秦朝就开始来到这里了,而如今是东晋,两者相距几百年,说出来实在太匪夷所思。经历了几百年的生活,却从来没有与外界沟通,实在让人费解;而“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这里面的竹子桑树,更像是农村墓地周边的环境,想想也是让人后怕的。
3.这村子的布局以及村民的打扮:此处“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由此可见啊,当地整个的布局其实是相当之讲究的,但是,这似乎不符合当时的村落特点。一般来说,村子的布局基本上不会那么的讲究,在建造之时大都是随心随地找一个合适的地方进行房屋的建造,而此处实在是过于讲究。
人物介绍:
陶渊明(365—427),晋宋时期诗人、辞赋家、散文家。一名潜,字元亮,私谥靖节。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人。出生于一个没落的仕宦家庭。曾祖陶侃是东晋开国元勋,祖父作过太守,父亲早死,母亲是东晋名士孟嘉的女儿。陶渊明一生大略可分为三个时期。第一时期,28岁以前,由于父亲早死,他从少年时代就处于生活贫困之中。第二时期,学仕时期,从晋孝武帝太元十八年(393年)他29岁到晋安帝义熙元年(405年)41岁。第三时期,归田时期,从义熙二年(406年)至宋文帝元嘉四年(427年)病故。归田后20多年,是他创作最丰富的时期。陶渊明被称为“隐逸诗人之宗”,开创了田园诗一体。陶诗的艺术成就从唐代开始受到推崇,甚至被当作是“为诗之根本准则”。传世作品共有诗125首,文12篇,后人编为《陶渊明集》。
《桃花源记》作品赏析:
《桃花源记》通过对桃花源的安宁和乐、**平等生活的描绘,表现了作者追求美好生活的理想和对现实生活的不满。陶渊明作诗,擅长白描,文体省净,语出自然。《桃花源记》也具有这种艺术风格。它虽是虚构的世外仙境,但由于采用写实手法,虚景实写,给人以真实感,仿佛实有其人,真有其事。全文以武陵渔人行踪为线索,像小说一样描述了溪行捕鱼、桃源仙境、重寻迷路三段故事。
《桃花源记》是东晋文学家陶渊明的代表作之一,是《桃花源诗》的序言,选自《陶渊明集》。此文借武陵渔人行踪这一线索,把现实和理想境界联系起来,通过对桃花源的安宁和乐、**平等生活的描绘,表现了作者追求美好生活的理想和对当时的现实生活不满。
此内容版权归快看世界所有,不允许转载或用于商业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