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大样板戏分别是京剧《 智取威虎山 》,《 海港 》,《 红灯记 》,《 沙家浜 》,《 奇袭白虎团 》,芭蕾舞剧《 红色娘子军 》《 白毛女 》,交响音乐《沙家浜》。
“*******”时期,有一些被树立为文艺榜样的,以戏剧作品为主,加上少量音乐作品的大中型舞台艺术作品,统称为“**样板戏”或“**样板作品”,俗称“样板戏”。
八大样板戏的由来
“样板”和“样板戏”之称,最初分别见于1965年3月16日,上海《**日报》刊登的署名“本报评论员”者赞扬《(京剧)红灯记》的文章,以及1966年10月24日,《**日报》刊登的两位上海工人赞扬《(京剧)智取威虎山》的文章。此后至1966年底,报刊上又出现了“**样板戏”“**艺术样板”“**现代样板作品”等称呼。
“**样板戏”这个称呼被叫响,始于1967年5月至6月。当时,**扶植的舞台艺术作品会集北京,在六大剧场反复上演。1967年5月31日,《**日报》在社论《**文艺的优秀样板》中,把现代京剧《智取威虎山》《红灯记》《沙家浜》《海港》《奇袭白虎团》,现代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白毛女》,交响音乐《沙家浜》这八个剧目冠以“**样板戏"的称号。
影响
由于样板戏基本上改编自观众熟悉的各种地方剧种、小说、话剧、电影等,加上是民众熟悉的**历史题材,改良了唱腔和融合了其他艺术形式演绎而成,在样板戏的舞台上,充满了浪漫神话般的瑰丽,气吞山河的壮美,确实给人耳目一新之感。但是,样板戏完全**化、神化工农兵英雄人物,兼具浓郁的阶级斗争色彩,又带有不可克服的艺术缺陷。
“**”中,样板戏以舞台表演、拍摄成电影播放、电台广播和报章杂志等**控制的传播渠道,在全民中推行,家喻户晓。从1969年起,除演出样板戏的单位外,文化部的文艺团体全部下放到“五七干校”;各地从事演出传统剧目的剧团,或被解散,或被指定只准演出或移植样板戏。工矿企业、机关团体、大中小学以至街道居民布置学唱样板戏,而且,演出时不能改动戏中的一个道具、一句唱词,一招一式都不允许走样,否则就是“破坏**样板戏”。
样板戏是机关、厂矿、学校组织的*****思想文艺宣传队的保留剧目。从1966年底到1970年,除改编样板戏外,全国没有上映一部新的电影故事片,没有恢复出版一种文艺专刊。这导致了样板戏独霸舞台,呈现出“八亿**八个戏”的文化景观。文艺舞台百花凋零。
此内容版权归快看世界所有,不允许转载或用于商业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