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姨娘非大富大贵之人,不难想像,放在那个时代,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一个女人。但对于英子的家庭来说,却使其原本看似平静的家庭荡起涟漪。因此,她是一个令人恨却又怜的女人。下面让我们深入了解一下吧。
兰姨娘真是俏,心思也特别的巧
一侧有一颗金牙,一笑嘴歪着就咧出来,偏巧嘴边还有个酒涡,一笑跟着打转,可以看出兰姨娘真是个很懂得结合自身特点独特打扮、冰雪聪明的女子,她必定是天生就有点嘴歪,俗话道: “十个歪嘴九个俏”,歪嘴中绝大部分都很漂亮,而她歪嘴那边嘴角又有一个笑涡,所以干脆在那侧镶了颗金牙,一笑就能借金牙的晃眼让人留意到她甜甜笑着的嘴角和酒涡。这个笑抹出了兰姨娘人生的基调,不论怎样都要笑对生活,而且要笑得好看、笑出姿态,笑得谁也忽略不得。
她的装扮很时尚,淡青色的印度绸旗袍,镶着黑边儿再压一道白牙儿,头上油光刷亮的麻花警:她的心思很巧妙,给英子做的西瓜灯让英子好好得意了一把;她的手艺很轻巧,连烫烟泡灵巧的动作都让人有欣赏艺术的错觉。她还很幽默,会跟英子打趣说:“你的大字刷好啦?一个刷字用得多诙谐。”隐藏在兰姨娘笑意之下的底色是兰姨娘的苦
兰姨娘的妈妈为了她生病的哥哥在她三岁的时候就把她卖了,所以她有记忆的童年必定像“小戏子”妞儿一样的凄惨,十四岁被卖到北京成了青楼女,更是不见天日了,十六岁开始接客,开始迎来送往,过着人前欢笑人后落泪的日子,好容易被一个恩客接回家从了良,一大家子的人又容不下她,她选择主动离开。兰姨娘从来就没有想过依靠谁过日子,她人生的底气、她好强的气质全是自己给自己打下的。在不洁净的地方生存过,却丝毫未损她的善良
她和英子一起坐黄包车,总让英子往里坐:英子看到自己父亲对兰姨娘的暖昧不是滋味时,兰姨娘主动提醒英子爸注意旁边有孩子:英子因为这个事放声大哭又是兰姨娘赶来安慰她:**到英子娘内心的担忧、也出于不愿意更多影响英子父亲,兰姨娘再次主动选择了离开。不论是谁,她都平等待人
能跟所有人做到真正平等,对施大爷不因为救她脱离火坑就不敢批判,反倒是真真切切看了个仔细,看出了他把自己只当个私藏的玩物,看出了他并不是真正爱她,看出了自己一辈子不能陷在那所谓的安乐窝里,她敢于主动离开。敢于对施大爷的一番“赶她出门”的说辞嗤之以鼻:她来自下层,对宋妈这样的下层人上能像真正的朋友一样相处,说着笑话能让宋妈笑得直不起腰,她根本不用过一个下人的欢心,只因她眼里是真的把宋妈也当朋友因为她自己也来自底层,可不像一般脱离底层迈向上流**的人一往上爬就赶紧跟底层人脱离关系,这个女人既能不脱离底层又对待上流人士不卑不亢,着实不寻常。身边男性的青睐不仅仅因为她的魅力
英子爸和德先对她的另眼看待则从侧面验证了她的魅力,她不止是有魅力,她更有一股敢作敢为敢担当的“巾帼气”,积极参加**的德先和暗中帮助**的英子爸,感受到的不仅仅是她身上的魅力,更多的是被她身上“不怕失去所有”的原生态气质所吸引,在一种共性共鸣的震荡中对她纵生欣赏与倾慕。
而兰姨娘的所有特质中最闪耀的是她积极主动的人生行动。青楼女一-兰姨娘一一密斯黄,她总是主动的把握机会去解救自己,成全自己人生的转折。在青楼没有希望的日子里她没有气馁,借助施大爷对她的迷恋她逃离了那个牢笼,脱掉了“青楼女”的身份(没有她自己的主动,上天是不会掉馅饼,青楼根本不会放她脱身);之后认清了这个施大爷骨子里对她的轻视和封建大家庭的本质,毅然离开又脱掉了“姨奶奶”的身份:投奔自己看重的朋友英子父母后结识了进步青年德先,两人共同投奔新的方向,终于回归本真成为“密斯黄”。而这所有的转变都是她自己积极争取获得的(英子在其中的帮助其实都是兰姨娘一开始努力尝试的结果)。兰姨娘自童年的境遇非常悲惨,但她从未向逆境低头,最后终于苦尽甘来,遇到了理解她、接纳她的进步青年德先,虽然她和秀贞一样都是跟大学生谈恋爱,但她的见识、她的胆略、她的心智、她的无畏,都注定了密斯黄的未来一定不会步秀贞后尘,她会牢牢掌握自己的命运,这样一个出色女人的离开才会让英子那么的舍不得。
《城南旧事》介绍
《城南旧事》是**女作家林海音的代表作。该作品通过英子童稚的双眼对童年往事的回忆,讲述了一段关于英子童年时的故事,反映了作者对童年的怀念和对北京城南的思念。该作品于1983年被改编成同名电影,由吴贻弓执导。
此内容版权归快看世界所有,不允许转载或用于商业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