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姨娘,中国古典小说《红楼梦》中的虚拟角色。她是贾政之妾,贾环和贾探春的生母。粗鄙、愚昧却又爱争强好胜、搬弄是非。
赵姨娘人物分析
赵姨娘是家生子出身,世代为奴,不能赎身,所以赵姨娘虽是贾政的妾,名义是个半个主子,实际地位仍很低下。日常家宴,奴隶出身的赵姨娘不能上席,只能在一旁侍候。
但是赵姨娘并不安于这种地位。她自以为生了儿女,有功贾府,加上生性糊涂,不明事理,而又心地龌龊,贪婪猥琐,就不免生出种种不为人齿的事来。她忌恨王熙凤、贾宝玉,以为没有他们自己和贾环就可以取而代之,贾府的权力就可以落到她的手里。
以赵姨娘的奴才身份,要夺得贾府的权力,是不可能的。她为自己的幻想所欺骗,特别由于她生性糊涂昏愦,倒三不着两,当每次碰壁,幻想破灭以后,不仅没有醒悟过来,反而加深了不平之气和“阴微鄙贱”**,一有机会,或有人挑唆,就倾泄出来,化为行动。
但她也知道自己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故把希望寄托在贾环和探春身上。贾环毕竟年轻,虽完全听从赵姨娘的摆布,但无所作为。而探春是一个封建正统等级思想十分浓厚的女子,严分主奴、嫡庶的界限,对于赵姨娘的所作所为十分反感。这样,母女之间的思想和性格甚至实际利益等方面就不可避免地发生了冲突。
赵姨娘在贾府的处境,形成了她的特殊心理。她处处感到受轻视,感到屈辱。这种心理后来发展到病态的程度。赵姨娘大闹怡红院就是这种病态心理的一种表现。
赵姨娘悲剧的形成原因
身份尴尬,半奴半主。在贾府赫赫扬扬的大人物中,赵姨娘只是个没有真实名姓的姨娘角色,是由主子在一群丫头中挑选出来的妾妇,说到底只是个不上不下的尴尬“半主子”。 通过明媒正娶的为妻,没有父母之命媒约之言的为妾。妻贵而妾贱。妾在家庭中,虽然承担着生儿育女的义务,却享受不了“妻”的待遇。
不管是自家的奴才、还是从外面买来的,虽然做了妾,地位有所提高,但其身份并未发生根本的改变,充其量只能算“半个主子”。同样是与丈夫共枕,为丈夫生育儿女,妾的身份说到底不过是买来的物品。在讲究门当户对的封建**里,妻与夫的地位在名义上是平等的,而妾与夫家门不当户不对,夫为主,妾为奴,所以妻与妾也是主奴关系。
地位低下,任人痛骂。赵姨娘就处于这种尴尬的低下地位。说到底,她也只是充当了生育的工具,帮助贾家繁衍后代,等任务完成,就可以“功成身退”了,继续当她的奴才。所以有时候她还是要继续做一些仆妇们做的事,如为贾母等主子搬椅垫、打帘子等。在丈夫和正房眼中,她们仍然属于下人和仆从;但在下人和仆从面前,她们又属于主子。
正经主子们是瞧不起赵姨娘的。和她共同生活了几十年的夫君贾政,对她总是呵斥,从不给好脸。王熙凤更是赤裸裸地、不加掩饰地睨视她、鄙视她。更有甚者,遇事她还从旁添油加醋,弄火拨灯,恨不得把赵姨娘踩在脚下为快!平日里,在其他处和赵姨娘见面时,姐儿哥儿还站起来保持点形式上的礼法,而独凤姐却端坐不理,赵姨娘和她连求得平起平坐的地位都不可得。
亲身子女,无权管教。赵姨娘的尴尬还在于她的“半母亲”身份以及亲生子女对她的不尊重。赵姨娘的妾妇身份决定了她上不能参政于家族,家族的兴衰与她无关;下不能教育自己的亲生子女,身为母亲不能履行长辈的职责。赵姨娘对于自己的亲生子女,由于他们之间有身份上的根本区别,她是不能够以“母亲”自居的。
王熙凤把贾环与赵姨娘的身份地位说得清清楚楚:贾环是主子,赵姨娘是奴才,一个奴才怎么能来教导主子呢?明明自己亲生的儿子,却没权利教导,真是悲哀!自古子女都是母亲希望的寄托,但是赵姨娘的悲伤之处还在于自己的亲生女儿探春对她很是厌恶和蔑视。儿子贾环虽跟她住在一起,但几乎没有对她爱的表达,也谈不上对她有什么尊重。
在妾妇**的压抑、打击下,赵姨娘这样的悲剧是具有普遍性的。她为了能成为“半主子”,平日里殷勤侍奉宝玉,压抑自己个性忍气吞声,温和平顺。所以,形成赵姨娘性格的根源,就在于中国传统婚姻**和媵妾**对人性的压抑、打击和扭曲!
此内容版权归快看世界所有,不允许转载或用于商业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