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吒是个神通广大、嫉恶如仇、敢作敢当、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人。
哪吒(nézhā),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神仙,梵名译作“那拏天”,各古书中又写作那吒、那叱、那咤、哪咤、哪叱等,民俗信仰尊称其为**爷,号中坛元帅,属五营神将,佛道儒并尊的降魔天神。小时候曾闹海杀龙,因此流传有哪吒闹海的传说,为托塔天王李靖与殷夫人(名素知)的第三**,兄为金吒与木吒,妹为李贞英与半截观音,师为太乙真人与如来佛祖(释迦牟尼)。
据唐代佛藏记载,其为手持长戟与宝塔、身穿华丽战甲的威武护法军神,有时手持金刚棒、剑、杵。《那拏天经》记载,其法身形态是一名身着虎皮的千臂巨神,手持日月及众多法器,迦龙作为腰带,常态下则是一头二臂的儿童形貌。《三教搜神大全》中为少年神,法身形态是三头九眼八臂、身高六丈的大罗仙,荷叶为衣。明清小说中,常将哪吒描绘成外貌英武的美少年,法身时为八臂或六臂。
哪吒的历史渊源
晋代时期
《佛所行赞经·第一生品》记载:“毗沙门天王,生那罗鸠婆,一切诸天众,皆悉大欢喜,王今生**,迦毗罗卫国,一切诸**,欢喜亦如是。”(北方之神毗沙门天王夫妇,生下了第三子取名那罗鸠婆(又作“那拏天”、“那吒俱伐罗”等,意指可爱),一切所有天地间的诸位大众们,得知此事后各个都是皆大欢喜,当今天王夫妇生下这个**,住在迦毗罗卫国中的一切所有的黎民百姓亦是满心欢喜。哪吒在佛教最早的文字记载中是一位深受大众欢迎的正义战神,一出生就让天地间的一切天众神佛及百姓为之欢颂)
唐代时期
《开天传信记》记载:少年曰:某非常人,即毗沙王之子那吒**也《北方毗沙门天王随军护法仪轨》记载:“尔时那吒**,手捧戟……尔时毗沙门孙那吒……那吒天王。”《大正藏·图像部》记载:“于白毡上画一毗沙门神,其孙那吒天神。”《北方毗沙门天王随军护法真言》记载:“即拥遣第三子那吒捧行莫离其侧。”《毗沙门仪轨》记载:“令第三子那吒捧塔随天王。”(在佛经中托塔的是那吒,而不是毗沙门天王托塔,且此塔不是用来对付那吒之物);《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记载:“四天**,即那吒之类,能驱鬼神。”
《入唐求法巡礼行记》记载:“崇圣寺佛牙,是那吒**从天上将来。”《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药事》记载:“‘我灭度一百年后,有么士罗兄弟二人,一名那吒,二名婆吒,而于彼处建立寺舍,当号名那吒婆吒’”《汾阳无德禅师语录》记载:“金刚透匣谁能用,惟有那吒第一机。”《毗沙门最胜**那吒拘代罗甘露如意王神咒经》记载称那吒为“那吒童子”,是财宝天王五**之一的第三**,《图像集》卷5引《天王念诵法》记载:“那吒为十一面观音变现,左手持宝棒,右手与愿印”(这里记载的那吒童子是观音的化身)。
此内容版权归快看世界所有,不允许转载或用于商业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