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林外史》凤四老爹人物形象是行侠仗义,乐于助人。凤四老爹名为凤鸣岐,《儒林外史》人物。南直隶江宁县人,排行第四,人称“凤四老爹”,“风老四”,是一个极其“义气”的壮士。他的故事见于49至52回和56回。在吴敬梓的笔下,凤鸣岐是在一片叫妙声中上场的。而叫妙的是主人秦中书的老弟秦二侉儿。主人秦中书当即对客人万青云介绍“这位凤长兄是敝处这边一个极有义气的人。”
开门见山点出他的“义气”性格、壮士身份。这种性格和身份,在救助万中书事件中充分体现了出来。凤老四和万里(万青云)初次晤面,之前并未相识。在万里出事被抓之后,当主人秦中书和高翰林、施御史辈面面相觑,不知所措的时候,凤老四积极打探,力争套清楚万里被捕的缘由。而为了“也是会过这一场”的朋友义气,凤鸣岐竟然决定陪同万里到浙江“审审”。
同时一面要秦中书出银、高翰林出力、施御史出面,替万里捐一中书职衔从而消弭这场官事。在他的仗义相助之下,这场弥天大祸竟然变成了天大喜事。万青云由假中书成了真中书。这一行为,显示出了他敢作敢为的壮士本色。
《儒林外史》是清代吴敬梓创作的长篇小说,成书于乾隆十四年(1749年)或稍前,现以抄本传世,初刻于嘉庆八年(1803年)。
全书五十六回,以写实**描绘各类人士对于“功名富贵”的不同表现,一方面真实地揭示人性被腐蚀的过程和原因,从而对当时吏治的腐败、科举的弊端、礼教的虚伪等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和嘲讽;一方面热情地歌颂了少数人物以坚持自我的方式所作的对于人性的守护,从而寄寓了作者的理想。小说白话的运用已趋纯熟自如,人物性格的刻画也颇为深入细腻,尤其是采用高超的讽刺手法,使该书成为中国古典讽刺文学的佳作。
《儒林外史》代表着中国古代讽刺小说的高峰,它开创了以小说直接评价现实生活的范例。《儒林外史》脱稿后即有手抄本传世,后人评价甚高,鲁迅认为该书思想内容“秉持公心,指摘时弊”,胡适认为其艺术特色堪称“精工提炼”。在国际汉学界,该书更是影响颇大,早有英、法、德、俄、日、西班牙等多种文字传世,并获汉学界盛赞,有认为《儒林外史》足堪跻身于世界文学杰作之林,可与薄伽丘、塞万提斯、巴尔扎克或狄更斯等人的作品相提并论,是对世界文学的卓越贡献。
此内容版权归快看世界所有,不允许转载或用于商业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