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乐章稍**的如歌行板—活跃的中板—转稍快的行板—不太快的快板—原速的基调仍然是心灵的慰藉,是一颗忧郁的心在宁静的沉思冥想或大自然的美景中寻求逃避。
由俄罗斯作曲家柴可夫斯基于1888年创作的交响曲。此交响曲是他回到俄国定居后创作的,曲中融入了他对莫扎特音乐的思慕,全曲采用由贯穿始终的“命运”主题所构成的循环形式,这些对柴可夫斯基而言都是新的尝试。
对第二乐章的介绍
略带**感的如歌行板,D大调,12/8拍子,三段体。乐章的主旋律甜美而兼有肃穆、伤感,充满期盼与憧憬。双簧管演奏的副旋律中注入了温柔而具有抚慰力量的女性光辉。
第二乐章是三部曲式。这是柴可夫斯基最情感横溢和感人至深的明朗篇章,也是整部交响曲的中心所在。它深刻地揭示了主人公对幸福的无比向往和依恋。弦乐奏出的引子似圣咏般严肃而深沉。
第一段圆号奏出了温暖而抒情的第一主题,好似老人的暮春诗意,气度高雅而颇具魅力。被称为“一线光明”的牧歌风。
第二主题由双簧管奏出,明朗而真诚,好象是对第一主题的回答和补充。大提琴和弦乐器的两次陈述进一步深化了“一线光明”主题,音乐激昂地走向高潮。中段是林木青翠,宁静迷人的大自然情调。
突然,“命运主题”以雷霆万钧之势闯人,铜管粗野地喧嚣,定音鼓隆隆,主人公的幻想被砸得粉碎。静静的拔弦中,再现的第一段第一主题无力地、哭泣般地流淌着、倾泻着。强有力的“一线光明”主题坚决而激动,迎来了胜利般的高潮。恶毒的“命运主题”再次闯人,肆虐的铜管否定了“一线光明”主题。
尾声中,“一线光明”主题平静而温柔地渐渐消失。
此内容版权归快看世界所有,不允许转载或用于商业用途
第五交响曲又名命运交响曲。
第五交响曲,是指德国作曲家贝多芬的c小调第五交响曲,作品67号,又名命运交响曲(FateSymphony)。该曲是贝多芬最为著名的作品之一,完成于1805年末至1808年初。
《第五交响曲》的作者是路德维希·凡·贝多芬。路德维希·凡·贝多芬 ( 1770年12月16日或17日—1827年3月26日),出生于神圣罗马帝国-科隆选侯国的波恩,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之一,欧洲古典**时期作曲家。
柴可夫斯基的三大芭蕾舞剧分别是《天鹅湖》、《睡美人》、《胡桃夹子》。
《英雄交响曲》是第三交响曲。贝多芬降E大调,第三交响曲《英雄交响曲》。此曲完成于1804年春,它的标题是“英雄交响曲——为纪念一位伟人而作”,简称“英雄交响曲”,原稿上的标题是“拿破仑。波拿巴大交响曲”,是应法国驻维也纳大使的邀请为拿破仑写的。当
《命运交响曲》是贝多芬的第五交响曲,是德国作曲家贝多芬最著名的作品之一。《命运交响曲》即《贝多芬C小调第五交响曲》 ,它是德国作曲家路德维希凡贝多芬创作的交响曲。第五号交响曲在1808年12月22日于维也纳剧院首演。整场演出的时长超过四个小时。
第六交响曲又名《田园交响曲》。该曲大约完成于1808年,是他少数的各乐章均有标题的作品之一,也是贝多芬九首交响乐作品中标题性最为明确的一部。
《悲怆交响曲》(《第六交响曲(悲怆)》)是柴科夫斯基作品中最著名、最杰出的乐曲之一,也是古今交响曲中第一流的精品。彼得·伊里奇·柴可夫斯基(Peter Ilyich Tchaikovsky,1840年5月7日—1893年11月6日),出生于伏特金斯克市,俄罗斯浪漫乐派作曲家。
柴可夫斯基的三大芭蕾舞剧代表作是《天鹅湖》、《睡美人》和《胡桃夹子》。彼得伊米奇柴可夫斯基,俄罗斯浪漫乐派作曲家,19世纪浪漫**音乐的代表人物之一,柴可夫斯基的创作几乎涉计了所有的音乐载体和形式,其中交响乐处于重要位置,它继承了格林卡以来俄罗斯音乐的发展成就,同时又注意吸取西欧音乐文化的发展经验,把高度的专业技巧同俄罗斯民族音乐传统有机结合,创造出了具有戏剧性冲突和浓郁民族风格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