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法莲华经》和《法华经》是同一部经。《妙法莲华经》,简称《法华经》。《妙法莲华经》是释迦牟尼佛晚年在王舍城灵鷲山所说,为大乘佛教初期经典之一,宣讲内容至高无上,明示不分贫富贵贱、人人皆可成佛。“妙法莲华”。“妙法”指的是一乘法、不二法;“莲华”比喻“妙”在什么地方,第一是花果同时,第二是出淤泥而不染,第三是内敛不露。
《妙法莲华经》介绍
不同译本
异译本现存有:西晋竺法护译《正法华经》十卷二十七品;隋阇那崛多和达摩笈多重勘梵文,译为《添品妙法莲华经》七卷二十七品。鸠摩罗什译本原是七卷二十七品,其《普门品》中无重诵偈。后人将南齐法献于高昌所得《提婆达多品》、隋阇那崛多于益州译出的《普门品偈》与玄奘所译《药王菩萨咒》一起编入,构成现行流通本七卷二十八品的内容。
主要思想
此经主要思想是空无相的空性说和《般若》相摄,究竟处的归宿目标与《涅槃》沟通,指归净土、宣扬济世以及陀罗尼咒密护等,可谓集大乘思想之大成。其突出重点在于会三乘方便,入一乘真实。
流布历史
此经起源很早,流传特盛。据学者研究,大约产生于公元前一世纪左右,但有的学者从语言学的角度研究,认为产生于公元前二至三世纪。它是问世很早的大乘经典。在《大般涅槃经》《优婆塞戒经》等经中提到它的名字,《大智度论》等论里曾引用其文,世亲为之撰写了《优婆提舍》(论议,亲传,口诀。有二汉译)。在古印度、尼泊尔等地曾长时期广泛地流行。迄今已发现了分布在克什米尔、尼泊尔和中国新疆、西藏等地梵文写本四十余种。
此内容版权归快看世界所有,不允许转载或用于商业用途
《大乘妙法莲华经》[1]略称《法华经》、《妙法华经》,共有二十八品。该经采用诗、譬喻、象征等文学手法赞叹了“久远实成之佛”(即永恒的佛陀)。《大乘妙法莲华经》与《无量义经》、《观普贤经》合称“法华三部经”,是天台宗和日本日莲宗所依据的主要经典。历代大藏经和敦煌遗书都收录了该经。
在这样的环境中,要修行简直难如登天,但是如果还有人能够受持《法华经》,那真是非常难得,普贤菩萨发愿一定会来守护他,古人所渭:“人有善愿,天必从之。”菩萨也乐见正法在人间久住,不能让妖魔鬼怪来扰乱修行人,这是正与邪的斗争,终必是邪不胜正。
《法华经》的精髓是“开权显实,会三归一”,倡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同归一佛乘,主张一切众生悉有佛性。
宁玛派大圆满法修持从印度时期开始,就非常重视《文殊真实名经》,修行人要经常持诵本经,以获得文殊菩萨 (化身金刚手菩萨)的加持,了解大圆满法前行与正行修行见地,当时,印度祖师们就认为金刚手菩萨的真实名就是文殊菩萨,龙钦饶降巴尊者在《历史宝鬘论》中就提到金刚手菩萨为大圆满法持有者,换言之,文殊菩萨就是大圆满法持有者与弘扬者。
净土五经分别指《佛说无量寿经》,《观无量寿佛经》,《阿弥陀经》,《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普贤菩萨行愿品》,净土五经通常与《往生论》并称五经一论,为净土宗之核心经典,《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由净土宗泰斗印光大师增编合为五经。其中《无量寿经》,《观无量寿佛经》,《阿弥陀经》三经专谈净土缘起事理。其余诸大乘经,亦与净土密切相关。
梁经纶最后结局是去了美国。梁经纶表面上是***燕京大学学委负责人,实际上拥有国民*军人身份,上校军衔,隶属于国防部预备**局,同时也是铁血救国会的核心和秘密成员。作为争取美援代表团成员的何其沧的助手。
不属于十三经的是《说文》。《十三经》,南宋形成的十三部儒家经典。分别是《诗经》、《尚书》、《周礼》、《仪礼》、《礼记》、《易经》、《左传》、《公羊传》、《榖梁传》、《论语》、《尔雅》、《孝经》、《孟子》。
因为圣人述而不著的原因,所有的佛经都不是佛亲口说的。但是有专业的鉴定方法,就是法印。小乘是三法印:诸法无我,诸行无常,涅槃寂静。大乘是一实相印:法心不二。金刚经是符合法心不二的,所以于大乘来说,是真经。如果非要说是伪经的话,那么是的!金刚经是伪经!不仅金刚经,心经,楞严经这些大乘的是伪经。连上座部阿含系的佛经,也统统都是伪经。因为根本就没有佛经,或者说本本都是佛经。